高端医疗器械被外国品牌占据
引发两会热议
在近日召开的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原主任杨杰孚提出,目前各大三甲医院使用的高端医疗器械中,进口的占比过高,还是要在自主创新研发上面花大力气,产学研结合起来。
杨杰孚指出,目前国内医疗临床方面的普遍现象:“三甲医院可以说高端设备(例如)CT、核磁、血管造影机、超声心电图等等,最高档设备可以说90%都是进口欧美。所以这方面自主的产品太少了,远远不如其他比如说航天航空等等。”
目前我国高端医疗器械绝大多数被外国品牌占据,约80%的CT机、90%的超声波仪器、85%的检验仪器、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心电图机、90%的高档生理记录仪,心血管领域90%或90%以上(如血管造影机,超声心动图等)都是进口产品。
为什么国内超90%高端设备依赖进口?
归其原因,第一是我国医疗器械发展时间较短,与一些实力雄厚的欧美外资巨头差距极大,技术和质量方面都不及欧美,只能瞄准中低端领域,且呈现多而散的局面。
第二,许多核心零部件、原材料、高端医疗设备等我国仍要依赖进口,而且核心技术也被国外所掌握。国产设备由于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损耗和换新,折合下来与进口的价格所差无几,导致进口设备更容易被选择。
第三,几乎所有的医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接触的都是进口设备。不得不承认,医学领域靠的不仅是以医生的专业能力作为核心技术,更加注重医生所使用的设备。
最后,进口设备对于患者及家属来说,更具备信任度。
给予多方面特殊投入
鼓励高端医疗设备创新
针对这一现象,杨杰孚在两会上发表建议,国家应该给予特殊的投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其实,近年来,国家已经在这几个方面出台各项相关政策,鼓励医疗器械创新能力发展,实现国产替代。
1、扶持产品研发
2015年,科技部联合卫计委、工信部、食药监、卫生部等部门,将科技部管理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等13个部门管理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整合形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并启动了包括了“数字诊疗设备”、“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等与高端医疗器械相关专项的试点工作。
2、加快产品上市
为了集中力量加快医疗器械的上市效率,国家药监局与2014年发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并于2018年进行首次修订。
针对我国具有发明专利、技术上具有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并且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的医疗器械设置特别审批通道。
截至今日,我国已批准148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
3、鼓励国产采购
近年来各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购医疗设备,都明确只要国产,拒绝进口。
去年12月,河北政府采购网披露,任丘市卫生健康局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医疗设备采购项目,中标产品均为国产设备。
此次采购预算超1950万元,产品包括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心电监护仪、根管超声系统等近百种医疗设备。
今年2月,赣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一则项目中标信息,江西省全南县中西医结合医院采购一批医疗设备,产品包括悬吊DR、钼靶、彩超、监护仪、除颤仪、麻醉机、核酸提取仪等82种医疗设备,总预算超2800万,也明确只要国内产品。
赶超国外仍需时间和努力
虽然我国已经在全力支持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但想要在短时间内突破中高端医疗设备进口的局势,甚至如何赶超国外设备,除了一腔爱国的热情,还需要时间和努力。
首先要调整好心态,戒骄戒躁,正视我国在西医学上与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差距;其次,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然后,严格整治我国医疗设备生产乱象,加强对医疗设备质量的监管。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医院也也需要逐渐改变观念并采取行动。目前,越是高端的医院越依赖进口设备。但当国产化设备突破相关技术时,医院不应该将其拒之门外,才能让国产化设备有更好的成长和市场。
来源: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