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花费55万
医疗行业面临技术垄断困局
近日,一个 #4天花费55万# 的话题被多次刷上微博热搜,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一张55万元的医院收费票据在网上引来关注。票据显示,一名1岁幼女住院4天花费了55万元,在网上引起争议。据了解,该幼女被确诊为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罕见疾病,医生在救治过程中使用的是一种昂贵的罕见病药物——诺西那生钠,它是国外药企研发的、目前唯一被获批治疗 SMA 的药物。
针对这张票据,很多网友无法理解既然进口这么贵,中国为什么不自制呢?自然是因为这种罕见病新药开发耗资通常高达十亿美元,成功率却只是百分之一。一般开发这种药品的都是海外的药企巨头,国内几乎没有研发的,说到底还是因为技术壁垒以及缺乏研发资金导致出现了进口垄断现象,这种现象在医疗器械行业也一直存在。
不过近年,随着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支持医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国产医疗设备创新研发不断加强,品类呈现出多样化。
据披露数据,2019年国内研发投入前十的上市械企研发费用总和为42.1亿元,2020年达到了58.95亿元,增长率达到40%以上。随着巨额研发资金的投入,国产医疗设备的创新正进一步加速,成果也在不断显现。
我国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CMDE、业兴证券金融与研究院整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创新产品频频面世,真正能用于临床的却并不多见,“进院难”已成为国产创新器械亟需解决的问题。
国产创新设备进院难
临床应用是创新医疗器械实现商业变现的终极途径,然而“进院难”已成为创新器械目前在临床应用阶段最严峻的挑战。
据今年3月《中国医疗设备》等8家机构公布的数据了解,在核磁共振(MRI)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中,进口产品占比高达98.2%。
虽然国家一再明确医院采购医疗设备要求国产优先、不得限制进口,但是在采购环节依然存在“国产歧视”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医院医生对于国产创新产品接受困难。
一方面,医院对进口品牌已经形成了使用惯性。
我国国产医疗设备品牌起步晚,过去的十年中,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同世界水平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加上海外医械巨头强大的营销能力,导致医院盲目使用进口设备。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医疗机构对进口品牌的产品已经产生了依赖性,对现有产品的操作方法非常熟悉,不愿再耗时耗力去挑选新的国产产品、也不愿从头学习某一种创新医疗器械的操作手法。
另一方面,医院害怕承担创新产品带来的风险。
对于大型医疗设备及部分技术要求较高的设备而言,国产品牌竞争力此前一直不敌进口品牌,导致医疗机构对国产设备的偏见根深蒂固,认为他们现在在技术上仍不及进口品牌。
之前,国内某医院采购进口医疗设备清单公示惹人注意。在155种设备后面"国内同类产品情况"中,都备注了"国内同类产品达不到性能要求"。这些设备不乏高端医疗产品,但清单中一些常见的设备,也标上国内同类产品达不到性能要求,这显然就是对国产品牌的偏见了。
对国产品牌的不信任,使得在国产创新产品在入院环节屡屡碰壁。
此外,利润空间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医院最终的选择。
关于进口医疗设备利润的话题,一位来自广东的经销商就曾说:“大家更愿意做最赚钱的那个生意。因为国产的设备本身就是替代,它的终端成交价就比进口的便宜,所以利润的绝对值赶不上进口的,因为进口产品总价高,就好比在机场卖农夫山泉,就算标价10元也赶不上一瓶依云的价格。如果利润率低于30%,广东的经销商根本不会碰。”
总书记强调:
集中力量解决“卡脖子”问题
针对目前国产创新医疗设备在临床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强调:要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解决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卡脖子”问题。同时,全国人大代表周云杰也提到要进一步拓宽国产医疗器械的应用场景,推动关键医疗器械自主可控。
此外,部分省份甚至经过专家论证形成了政府采购进口产品清单“非必要不进口”,进而限制进口仪器的采购,非进口产品清单上的仪器设备要求采购国产。
众所周知,在医疗机构采购药品和设备方面,公立医院都是由国家下发财政资金采购医疗设备的,近年来国家一直强调“国产替代”,其实就是替代被垄断的产品。因为不管在哪个领域,核心竞争优势都应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这是出于对我们本土企业的保护,更是对我们民族竞争力的保护。
只有鼓励使用国产创新产品就是推动本土企业的发展,才能让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和动力投入创新,形成“正循环”。
国产替代是国家医疗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目前在我们强大的进击力下,很多产业的技术壁垒都在不断被攻克,国产医疗设备在技术、质量方面都有了质的突破。医疗机构应该摒弃偏见,理性认识国产品牌,顺应发展趋势,共同加速国产替代。
来源: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