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机器人不但能为患者进行精准动灸,还能自动记录施灸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不断完善治疗方案。“8月12日,江西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热敏灸技术创始人陈日新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作为中医智慧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成果,热敏灸机器人是热敏灸技术的又一新突破。
"当时我在做研究的时候,发现人体身上存在一些对艾热产生特殊反应的穴位,通过刺激便会使这些穴位出现较大的反应。这就是热敏穴位。"作为热敏灸技术的创始人,陈日新向记者介绍,热敏灸是经过理论和技术革新的治疗方法,技术核心在于穴位敏化理论,即穴位的状态会根据个体差异、时间变化及疾病发展阶段而有所不同。穴位可以处于沉寂态(休眠态)或清醒态(敏化态),其中敏化态的穴位对刺激更加敏感,能够产生显著的治疗效果.
"与传统灸法相比,热敏灸能够有效治疗更多类型的疾病。“提起热敏灸的临床应用,陈日新表示,热敏灸新规律被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形成了腧穴敏化论、艾灸得气论、辨敏施灸论三大规律组成的热敏灸新理论,对于过敏性病症、功能性胃肠病症、脊柱关节痛症、慢性前列腺病症、宫寒病症、肿瘤化疗或术后正气虚等,显著提高了疗效。
"在进行热敏灸治疗时,医生会寻找处于敏化态的穴位进行施灸。这种状态下,即使给予较小的刺激也能引发较大的生理反应,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陈日新举例,对于脾胃虚弱的问题,通常会选择灸治腹部的穴位,如神阙、关元和中脘等为了确保治疗效果,需要使用特定的手法让热量渗透到深层组织,并向全身扩散这一过程称为“得气”
陈日新介绍,传统的灸法往往难以持续保持高质量的手法,如循经往返灸、雀啄灸和回旋灸等,因为一旦操作时间久了操作者容易疲劳,导致手法不规范,进而影治疗效果。相比之下,热敏灸机器人可以长时间保持精确的手法,不会感到疲劳并且能够标准化地执行各种灸法,从而保证治疗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热敏灸疗法自推广以来已让大量患者受益。目前超过500家医院应用,治疗的病人数达到了数百万之多。“陈日新告诉记者,整个研发过程走过了36年,不仅漫长而且充满挑战。希望未来数智热敏灸能助力中医灸法快速普及千家万户,造福更多患者。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3618医疗器械网,如以上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 我们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