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好医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为您免费提供成都医用器械公司,成都医用设备,四川病床厂家等相关信息发布和资讯展示,敬请关注!

跨国械企「国产化」升级潮:这些赛道打响巅峰之战

来源:http://www.haoyizhu.com.cn/news978294.html 发布日期:2023-10-10 10:23:00

跨国械企【国产化】扩围,加速布局高端产线

跨国械企正在争先推进高端产品的“中国制造”进程

在医疗设备领域,国内企业的崛起、相较以往更为严格的进口产品采购规范,以及中国市场广阔的医疗需求空间,推动跨国械企加快国产化脚步

以影像设备为例,推进高端产品国产化成为众多跨国械企的共同发展路径

较早布局国产化的GE医疗,在独立上市后更为积极地推进在中国的投资布局。今年GE医疗北京影像设备制造基地全新拓展了核医学分子影像设备系列产线,目前国产超高端PET/CT已成功下线。未来基于全新产线的稳定运营,将有更多GE医疗全球领先的核医学技术及SPECT/CT、PET/CT设备落地,实现更加深度的全面国产。GE医疗今年还新增投资了位于四川成都的精准医疗产业化基地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回旋加速器的稳定国产供给。


截至目前,GE医疗在中国共拥有五大基地 (包含六大工厂)。GE医疗披露数据显示,目前GE医疗在中国销售的产品,78%以上都是国产产品。在国内生产的设备还供应海外,GE医疗北京基地的医疗设备出口额占比北京医疗器械领域出口50%份额

西门子医疗继去年宣布了新的全面国产战略后,今年又宣布将追加投资总计超过10亿元人民币在深圳建设全新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用于磁共振产品和血管造影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据了解,2023财年第二季度西门子医疗在中国销售的产品约75%实现本土生产,预计2023全年将发布近20款国产新品。

佳能医疗今年也发布了国产化战略,并且明确要加速推进高端医疗设备的本土化生产上市。9月22日,佳能医疗首款国产超高端CT在佳能医疗大连工厂正式下线。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国产生化分析仪“将在今年10月上市,未来还会把超声诊断装置、磁共振设备等最新产品投入到大连工厂生产线。

拜耳处方药北京供应中心影像诊断医疗器械厂房9月5日在经开区举办启用仪式,标志着拜耳影像诊断设备即将在中国实现本地化生产。据了解,新厂房生产的四种产品是用于影像诊断的高压注射系统,将被用于改善不同场景下的CT造影诊断。

在颇受业界关注的内窥镜领域,头部企业奥林巴斯“和宾得医疗今年先后宣布新动作,在国产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其中,奥林巴斯首次在中国设立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研发基地,这也是奥林巴斯首次将核心产品放到日本以外的地区生产。该基地选址苏州,落成后将根据中国市场特色,强化制造功能,设置并拓展研发功能,成为奥林巴斯集制造、研发、采购及解决方案为一体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全球战略基地。

宾得“医疗生产研发服务中心则落户上海,今年8月已正式开业。该生产研发服务中心同样是宾得医疗在日本以外建设的首家工厂,是宾得医疗本土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

在高值耗材领域,尽管带量采购撬动了产品终端价格,给企业带来不小挑战,跨国巨头依然对中国市场给予高度关注。

今年,美敦力“临港医疗科技产业基地的首条生产线建设正式启动。美敦力临港项目首期投资额约3亿元,用于建设心血管疾病相关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该基地将实现美敦力高端医疗器械本土化加工生产。此外,美敦力康辉常州科技园项目正式投入建设,脊柱手术机器人首台工程样机已下线,有望于两年内上市。

此外,还有诸多细分领域龙头推进国产进程

德国费森尤斯卡比集团今年9月在南昌经开区增资建设4期血液成分分离机生产项目。生产设备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本次签约将血液单采和细胞采集设备德国生产工厂整体搬迁至经开区,全部达产后预计每年增加出口额1亿元,在高端医疗设备制造业上填补空白。

专注于神经外科和再生医学等领域的英特格拉生命科学,前不久与苏州工业园区完成签约,新项目是其在华设立的首个集生产、测试、服务等为一体的制造基地。

去年从碧迪集团拆分独立并上市的糖尿病领域头部企业英佰达,也在苏州设立了工厂。近期,苏州英佰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正式开业。据悉,苏州英佰达公司是英佰达集团目前在国内的唯一家生产工厂,年产能10亿支胰岛素针头产品,供应给中国、美国、亚太、欧洲和中东等17个国家地区。

体外诊断领域,日立高新在华重要生产基地一一日立仪器(苏州)有限公司启动扩建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500万美元,预计2024年8月竣工,投用后将进一步扩大分析仪器及配套耗材产能并导入高端产品产线。

国产战略2.0加强本土合作,探索推进本土研发、创新

国产化推进的背后,跨国械企的中国战略正经历着从[生产在中国] 到[研发、生产、服务、创新在中国]的转变。同时,也在与本土企业的紧密合作中相互成就。

在生产环节,伴随跨国械企国产化的深入推进,其对于供应链的打造也带动了一批上游企业的发展,部分本土企业逐渐成长为国际化企业。在研发和创新环节,跨国械企打造中国研发团队,加强创新研发中心建设,探索更能针对中国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在新品研发方面,跨国企业也在加强与国内企业的合作。

具体来看,部分企业加码与国有企业的合作.

今年,国药器械与GE医疗中国宣布成立一家由国资控股的医疗设备合资公司,合资公司的定位为国产医疗影像设备研发制造,尤其涉及基层及乡村医疗卫生领域。国药集团旗下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有限公司与医科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成立国资控股的国际化医疗装备合资公司。

在细分领域具有优势的本土企业也成为理想合作伙伴。

7月,波士顿科学在成为国内介入器械企业先瑞达的控股股东后,与其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及服务框架协议,在国内市场将开展交叉销售的合作模式,借由分销对方产品触达更多新客户。此外,先瑞达在北京、深圳两地的生产工厂,也将为波士顿科学提供产品制造服务,以满足其降本增效的需求。

部分企业在国内的创新研发已经形成规模效应

GE医疗在中国拥有1800人研发团队,已经研发并投入市场近110款创新产品。美敦力两座创新中心每年为当地培养中高端医疗人员约1.5万人次。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已与超过150家生态伙伴建立合作关系,累计赋能初创企业40余家。强生各大业务都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或研发部门,具备端到端的研发能力。

从政策端来看,外商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国务院今年8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中明确,支持外商投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与国内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及其设立的研发中心承担重大科研攻关项目

此外还提出,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中国境内生产”的具体标准。研究创新合作采购方式,通过首购订购等措施,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创新研发全球领先产品。

据国家药监局数据,我国2022年医疗器械主营业收入已达到1.3万亿元。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报告预计,203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22000亿元,或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医疗器械市场。

在这一庞大的器械市场中,跨国械企正由竞争者转变为合作者,为中国患者和医生提供全新医疗服务。

*:

于赛柏蓝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