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好医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为您免费提供成都医用器械公司,成都医用设备,四川病床厂家等相关信息发布和资讯展示,敬请关注!

国家医保局通报:50多家代理商相互串通

来源:http://www.haoyizhu.com.cn/news852337.html 发布日期:2022-08-12 14:30:00

两票制、带量采购实行后,市场结构激烈震荡。新模式运行之下,旧模式的残余尚未肃清,行业转型仍处于阵痛中。


01

用差价套现,代理商成控价方?


8月9日,国家医保局一份通报引发行业震动。


通报显示,近期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因药品虚高定价、套取资金被国家医保局进行专项调查。


经查,2017年至2021年5月,天心制药等3家药品生产企业为规避“两票制”政策和监管,与下游50多家药品代理商相互串通,对注射用头孢硫脒等87种药品采取用虚高价格采购原料药的方式套现,并向下游药品代理商转移资金。


涉及金额巨大,其中部分资金用于行贿医务人员或特定关系人,开展药品违规促销。


国家医保局披露,套现的主要操作方式是药品生产企业与药品代理商签订合作协议,在原料药采购环节增加指定的“经销商”,由“经销商”按正常价格购进原料药,提价数倍至十数倍再销售给药品生产企业。


药品生产企业以“原料药涨价、生产成本高”的名义,将原料药的虚高价格进一步传导至出厂和投标挂网价格。原料药“经销商”受药品代理商实际控制,将低买高卖原料药获得的差价收入套现,转移至药品代理商,供其实施医药商业贿赂。


以注射用头孢硫脒为例,白云山制药(制剂厂)和白云山化学制药厂(原料厂)属同一集团,但制剂厂需要的头孢硫脒原料药不直接从本集团的原料厂采购,而是额外设置套现流程,由代理商控制的原料药“经销商”转手,低买高卖给制剂厂并套现。制剂厂以原料药成本高掩护注射用头孢硫脒的虚高价格,使得药品生产流通环节表面上符合“两票制”等政策规定,逃避监管。


目前,天心制药等3家企业按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对涉案的注射用头孢硫脒等87种药品进行价格整改,剔除现行价格中用于实施贿赂等虚高部分,平均降幅50%以上,部分品规被停止采购。广东省责令天心制药等3家企业以及关联的其他企业全面整改营销模式,停止相关违规操作。此外,对其中涉嫌违纪、违法、犯罪的人员,有关部门正在依纪依法查处。


消息一出,8月10日,白云山早盘低开3.66%,截至收盘跌3.20%。


02

一场两票制下的“偷梁换柱”


8月10日,白云山及三家药企相继发布致歉声明。


白云山表示,经查,2021年,以上三家企业涉及撤网产品毛利合计为人民币0.15亿元、降价产品毛利合计为人民币3.20亿元,占该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的毛利额比例分别为0.12%、2.45%;2022年1-3月,以上三家企业涉及撤网产品毛利合计为人民币0.12亿元、降价产品毛利合计为人民币1.02亿元,占该公司2022年1-3月未经审计的毛利额的比例分别为0.25%、2.13%。


目前,相关企业表示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三家企业也停止了与相关代理商、经销商的合作,全面整改营销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相关产品降价或撤网,并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理。


这次通报让两票制下的“高开”销售模式彻底暴露出来。


两票制的初衷是为了降低药品流通中的虚高价格,减轻终端的群众用药负担。但新机制实施后,仍陷于灰色地带的企业却衍生出新的隐秘“对策”。


医疗器械市场营销专家章敏对赛柏蓝器械表示,高开模式其实是为躲避监管。现在厂家开票给代理商,经销商开到医院,所有的价格包括供货价、发票全都要备案,所有价格都被监管,加价也有上限要求,整个价格形成过程非常透明,到医院端是零差价,患者购买时就会很便宜。


他分析,这次白云山事件中,企业把原料药也就是上游的价格抬高,增加了一个经销商,就使得它自己的出厂价大幅提高,所以开出去的票就有了所谓的依据,其实就给加价产生了一个合理化的借口。“实际上它中间就把这部分的钱套出来,用来做市场营销、灰色交易等,它是这样一个目的。”


带量采购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灰色地带,但是仍有一些隐秘的利益链还在规则之外肆虐。


“这种方式往往是比较隐蔽的,因为他自己设立了一家上游原料药的经销商,所以从各种程序上来看,都难以看出任何瑕疵,除非有人举报,或进行非常详细的调查,才能查到他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章敏说。


耗材领域是否也有套现猫腻?


业内专家对赛柏蓝器械表示,两票制后,很多小的经销商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所以70%以上的经销商都倒闭了,生产厂家去覆盖以往下级代理商负责的这部分市场,就会产生大量管理成本,后期就催生了厂家去找更大型的服务商的模式。所以早期时候耗材领域是存在这种高开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在两票制后保护自己的价格体系。


而国家监管力度和颗粒度的升级,逐渐倒逼耗材企业放弃“高开”模式。


上述专家表示:“现在在统一信息平台下,所有的数据全部联网,稽查变得特别细,厂家‘高开’之后,帐怎么走?票怎么走?会很困扰。如果企业营销费用过高,就需要说明这部分费用的去处在哪里。所以强监管之下,规则漏洞不断被堵上,从而倒逼企业必须走合规程序。”


03

资金套取蔓延至多个环节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2022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其中指出,今年12月底之前,由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按职责分别牵头,公安部配合,从“产销用”各环节共同发力打击违法行为。


其中特别强调,要严惩前置套取资金行为。加大对生产环节的财务监管力度,防范将“回扣”资金的套取从流通环节转移至生产环节,严厉打击套取资金用于药品耗材设备回扣、商业贿赂行为。


高压之下,为何依然有企业铤而走险?


许多医疗器械从业者都曾对赛柏蓝器械表示,国内医疗市场长期带金销售,医生用器械、用药拿回扣已经成习惯了。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企业要铤而走险,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行业风气,成为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


有从业者指出,“很多产品之间的差距并不大,比如有5家供应商同时可以供货,医生的选择空间就很大。总有人为了占领市场去钻漏洞,想方设法刺激医生使用它的产品。行业的惯性思维形成后,药械企业不想带金销售了,医生对于一些可选择的器械,使用动力就迅速下滑。”


“现在出现了很多新的、隐蔽的带金销售,躲避监管政策。行业里有一种侥幸心理,想找到某种方案,既能打通院方关系又能避免对企业的造成处罚风险。”


章敏分析,某种程度上说,医疗行业是医院主导或者说医生主导的,他们具有选择权。如果能从制度设计上,既能限制灰色收入,又能提高医生的积极性,或者说减少医生不合理的主观选择空间,情况就将大有改善。


不难看出,一段时间以来,医疗反腐力度持续加大。自上而下的医疗系统问题彻查,已在多地展开。去年8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全国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行动计划(2021-2024年)》,自2021年至2024年,集中开展整治“红包”、回扣专项行动。


其中指出,要加大监督检查、执纪执法力度,对违反行业纪律的医务人员,批评教育一批、通报处理一批、严肃清理一批,对涉嫌利益输送的各类机构,严肃惩处、移送线索、行业禁入,持续保持对“红包”、回扣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根据国家及各地纪检监察部门公示的信息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各地累计已经有超46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仅7月一个月,已有至少9位医院院长、书记被调查。其中涉及诸多回扣问题。另一方面,结余留用等制度也在政策层面提升医生阳光收入,薪酬制度改革一直在继续。


除了对医疗系统内部监管内,企业端的监管也在同步加强。章敏分析,医疗行业属于强监管的行业,各类处罚对于医药企业的震慑力度也很大。比如说,如果被限制准入、限制挂网招标、列入失信企业名单等,可能产品就完全丧失了介入市场的资格,整个地区的市场份额没有了,这种情况是很严重的。


“当然针对不同问题,视情况的严重程度,在处罚力度上也会有区分,比如说限制多长时间、或者是只限制某些区域。”


据赛柏蓝器械观察,自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建立后,截至目前,国家医保局已发布3期价格招采信用评价“严重”和“特别严重”失信评定结果,13家药械企业被通报,多家涉及回扣问题。


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情节严重的失信企业,可能面临限制或中止采购相关药品或医用耗材等处置措施,失信行为涉及省份数量达到规定条件的,将启动全国联合处置。


04

高毛利时代终结后的下一步


从2016年起开始推行的两票制,再到2019年开始试水的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在不断探索中。


章敏分析,两票制推行后,所有票据在医院签收的时候均要核对,厂家、经销商、医院的发票要一一对应。这保证了两点,一是产品不串货,二是产品所有流通环节的透明度,包括价格的透明度等等,这就解决了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的关系,流通环节减少也降低这一环节的成本。


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开始寻找新的办法躲避监管,整体来看产品终端价格的降幅尚不显著。而带量采购的影响更大,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票制,厂家直接配送到医院,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环节,医院直接跟厂家进行结算,代理商受到的影响十分明显。


此外,带量采购直接解决了终端价格虚高问题,患者、医院和厂家之间的纠葛扭转。尤其消费端,冠脉支架从1万多降到几百元,骨科关节平均降价82%,极大地缓解了患者的支付压力。


药械企业正逐步接受这种改变。


原来医药行业是高毛利、高现金流的模式,中间还夹杂大量的带金销售问题,很多从业人员也在反思,这样的状态是否真的合理、真的能持久?


从行业自身发展来讲,带金销售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个长久的方案。以前销售更多是在搞关系,现在要谈专业、谈产品的临床价值。如何把产品用到最好、给患者带来最好的服务,这才是正规的、有责任心的企业应该要思考的问题。


流通环节被压缩后,器械厂家、医药厂家也认识到行业利润空间在什么程度是合理的,要更多地提高产品质量,更多地降低产品成本,更好地提供服务,这是长久之计。


短期内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仍然存在,但长期来看,监管趋向严格,企业触碰底线所要承担的风险加大,会倒逼行业回归创新、精益生产、降低成本。“现在业内达成这种共识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希望通过好的产品、好的质量、好的服务来抢占市场,而不是通过降低产品质量打价格战,或者采用一些灰色手段取胜,后者可能会被逐步淘汰。”一位资深从业者表示。


来源:赛柏蓝器械

相关产品